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4:12:05作者:百科
[拼音]:yue
[外文]:yue,a battle-axe
中国古代一种两角上翘、具有弧形阔刃的劈砍兵器。先秦时期也作为统帅权威的象征物,并用于刑杀。
钺由生产工具的斧演化而来。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它的体态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在山东省莒县陵阳河出土的灰陶缸上,有这种石钺的图像(见图)。从其形体特征看,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由于氏族的军事领袖拥有石钺,因此后来就成为其权威的象征。象形文字“”(王)字即作斧钺的形状,“兵”字的象形文字“”为双手持有斧钺的形状,证明这种兵器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兵器之一。
进入青铜时代,青铜铸造的钺仍是用于劈砍的兵器,其刃部保持石钺的特征,装柄的方式与短内的戈类似,并在阑侧设有穿孔。其中形体较小的,是实战用的。一些形体巨大而且花纹精美的,则是军中统帅的权威象征物。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7.3~38.5厘米,重达8.5~9千克,铸有铭文“妇好”(见彩图)。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生前多次领兵出征,是著名的女统帅,这两件大钺正是她的权威的象征。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誓于牧野时,“左杖黄钺,右秉白旄”。命将出征时也常赐钺,如著名的“虢季子白盘”中的铭文有“赐用戊(钺),用政(征)方”。
在钢铁兵器中,钺从来不是大量装备部队的主要兵器。汉朝有一种把铁钺和铁矛结合在一起的兵器,称为“钺戟”。以后,由于钺与阔刃的斧类兵器区别不大,形制常相混同,例如北宋《武经总要》一书中收录的“大斧”的图象,也是弧曲阔刃而两角上翘,看来是沿袭古代钺的形制。作为仪仗用的钺,则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钺象征王权从“人猿相揖别”开始,斧形石质工具就一直是各地先民的共同选择。由于斧钺类兵器厚重耐用,近距离杀伤力强大且又有多种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特别技巧,而在初民社会中,经常需要通过肉搏近战彰显武力与骁勇、捍卫血缘集团利益,进而得到集团成员拥戴,这就使得石斧钺从多种石质近距离武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数量最多、最基本的手持武器。
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分化与平等关系的逐渐解体,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前5000-前3000年左右)的仰韶时代,石质的斧钺形器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一方面,石斧钺仍然在日常生产生活以及战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但在另一方面,能不能在死后拥有石斧,在这一时期却已经成为了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征。在黄河下游大汶口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墓地中,我们发现133座墓葬中仅有29座拥有石斧钺,而在8座大型墓葬中,却有6座随葬有石斧钺。在长江流域,情况也是一样。崧泽遗址的100座崧泽文化墓葬中,随葬品最多的21号墓中就有2件制作精美的石斧。
这种现象,说明了从仰韶时代开始,贫富分化已经出现。在一个血缘族群集团内,少数人才可以拥有石斧,甚至用制作精美接近玉质的斧钺形器物随葬,而穷人却没有这样的哀荣。
钺的发展历史钺,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是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征伐。
《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
《书·顾命》上曰:“钺、铖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
《 释名·释兵》上曰:“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商朝出现了用青铜铸造的钺。这时的青铜钺仍保留了石钺的特点:刃部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商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量约20%。周代有一种空头钺,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但由于斧钺形体笨重,杀伤力远不如 戈、刀、 矛,所以渐渐脱离战场,成为一种礼兵器。
钺作为礼兵器,出现于早商,是许多贵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时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其作为一种兵器,经过不断的改进,唐宋时期仍是一种主要的步兵武器,并有一个中兴过程。视斧钺与刀剑同等重要,对钺的形制有所改进,强调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宽,持柄加长,便于操持,有利砍杀。
宋以后,钺斧做为兵器基本上退出战争兵器序列,钺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只在祭祀等特定的场合还有所保留,或者作为一种刑具仍在少量使用。而更多的则作为一种生产生活工具仍在大量使用,并且不断改进,其砍、削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沿用。
钺的类型钺主要分为
1.玄钺(即铁钺)。南北朝 裴骃《 集解》载,“宋均曰:‘玄钺用铁,不磨砺’”。李白《赠张相镐诗》云:“拥旄秉金钺,代鼓乘朱轮。”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夷考当年,与公( 袁可立)先后秉机佐钺者,名在刑书,历历可数,然后知公之完誉所得远矣。”
2.黄钺(饰以黄金之钺)。
3.戚扬(斧钺),《毛传》道:“戚,斧也;扬,钺也。”
4.双钺。由长柄钺演变而成,钺身一面为扇形刃,刃阔约13厘米,锋利无比;另一面为长方形钺背,上有竖孔,安装钺柄;柄端装有铁剌,状如枪头,把端有牙形护手柄,长约53厘米。 钺的基本技法有劈、剁、刺、搂、抹、钩、云、片、斫、撩等。
良渚钺王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后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用。
良渚文化考古中,有一余杭县长命乡雉山村反山墓地M12出土、今天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钺王”,通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最厚达0.9厘米。器物玉质浅青色,少量褐斑。器身呈风字形,两侧略向内凹弧,左右不对称,弧刃,上端较粗糙,并有两道斜向的捆扎痕迹。上部小孔为双面钻成。两面的刃部上角均以浅浮雕加阴文细刻琢成神人兽面图象(“神人兽面纹”,整个纹仅高3厘米,宽4厘米,被认为是良渚文化的神徽),下角均有鸟纹,其纹样均与同墓所出的大玉琮上形象完全一致。器表抛光精致,光洁闪亮,良渚文化玉钺上雕琢文饰,仅此一件,为同类器物中罕见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