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4:11:39作者:百科
[拼音]:liudaiwu
[外文]:dance of six dynasties
相传是中国黄帝、唐、虞、夏、商、周 6代的祭祀乐舞,总称六代舞,也叫六乐。六代舞开中国古代雅舞之先河,代表古乐舞之正统,是封建社会礼教的一种象征。
黄帝时代的乐舞称《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或称《承云之乐》。相传黄帝氏族崇拜云,纪事设官皆以云命名。《云门》是黄帝氏族祭祀云的图腾舞蹈。唐尧时代的乐舞,一说为《咸池》,也称《大咸》,乃黄帝氏族传下,尧增修沿用的乐舞;另一说是尧时仿山林溪谷之声以鹿皮蒙缶制成土鼓,击石拊石率百兽而舞祭祀上帝的《大章》,《大章》或即尧氏族本族的乐舞。虞舜时代的乐舞名《大韶》,又名《九韶》、《箫韶》,传说它的作者名夔,演出时“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大夏》是夏代乐舞,也称《龠夏》,传为皋陶所作,颂扬禹治洪水的功绩。《大濩》也称《護》或《韶濩》,殷墟卜辞证实是商代祭汤的乐舞,传为伊尹所作颂扬汤灭夏桀、救护万民的功德。周代创制的乐舞名《大武》,史传为周公所作,是武王灭商后献馘于京庙时表演的乐舞。
周代改变前代原始乐舞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的性质,并使巫术活动与乐舞分离,同时又继承前代乐舞的音乐舞蹈形式,编成声、歌、诗、乐配上舞蹈用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乐舞,而且形成几套经王室审定的祭祀乐舞,统称周乐。舞诗有一定教化内容,舞队有一定象征意义,伴奏已有编钟、、铙、镯、铎等金属乐器,磬等石制乐器,柷等木制乐器,箫笛等竹制乐器,笙竽等匏形乐器,埙等陶制乐器,琴瑟等弦乐器和革鼓等打击乐器。这使周代乐舞有了八音具备的乐队和较为复杂的音律,又使宫廷乐舞规范化、等级化并形成制度。周代强调乐舞受政治、伦理的制约,并对乐舞的本质、审美、功能阐发了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正统乐舞观的基础。
六代舞的形式按史籍记载,《大夏》以上为文武,象征以文德定天下,持籥翟而舞;《大武》、《大濩》为武舞,象征以武功取天下,持干戚而舞。
六代舞到春秋以后,受到民间俗舞与宫廷女乐舞蹈的冲击,已名存实亡,终于变成了宫廷祭祀中的仪礼程式。但经儒家的推崇鼓吹,概括为文舞武舞,象征文治武功两种统治方略,作为华夏礼教的正统仪典。历代帝王无不因袭制作用以祭天祀祖歌功颂德,一直传到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