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五音戏

更新时间:2023-02-03 14:07:09作者:百科

五音戏

戏曲剧种。又名“秧歌腔”、“五人戏”。是在民间秧歌、花鼓及“肘鼓子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演员在演唱时,手臂摇鼓边扭边唱,因而群众称之为“肘鼓子”,至今在《探亲家》、《拐磨子》等剧目中,还保留着民间歌舞表演的痕迹。它主要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和济南一带,与流行于惠民、济阳一带的灯腔(花鼓灯腔),流行于临朐、沂源一带的东路肘鼓子,都有历史渊源。因最早由 5个人演出,其中一人操几件打击乐器,故叫“五人戏”。1934年上海百代公司为著名演员邓洪山录制唱片时,因山东口语“五人”与“五音”相近,误订名为“五音戏”,以后遂相沿成习。五音戏演员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唱做俱佳,曾与东路梆子、莱芜梆子、化装扬琴同台演出,并吸收、借鉴了它们的长处,为丰富、发展五音戏的表演艺术做出了贡献。他曾到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等地演出,从而扩大了五音戏的影响。

五音戏的传统剧目约 160余出,有民间故事,也有历史传说。其中《王小赶脚》、《拐磨子》、《探亲家》等小戏,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乡土色彩浓郁,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色。由于旦脚戏较多,表演上又富有乡村妇女的生活特色,故有“拴老婆橛子”之称。五音戏的唱腔曲调主要有悠板、二不应(二板)、鸡刨爪(快板)、散板等,另外还有不少曲牌。早期没有弦乐伴奏,只用锣鼓。后来,增加了弦乐伴奏,丰富了音乐的表现能力。经过整理和改编演出的优秀剧目有《墙头记》(《二子争父》)、《姊妹易嫁》、《王小赶脚》等。

本文标签:五音戏  wuyinxi  
上一篇:罗马尼亚电影
下一篇:普加乔夫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