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德国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3-02-03 14:01:09作者:百科

德国社会学

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经过20世纪前30年的兴盛时期、纳粹时代的低落时期和战后的重建时期,6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形成时期

德国是一个崇尚理论思辨和具有唯心主义哲学传统的国家,博大精深的德国哲学一直制约着德国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并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打上深刻的印痕。社会学在19世纪上半叶的出现,触动了德国的社会思想体系。1842年,留学法国的德国学者L.von施泰因的《现代法国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一书,对德国古典哲学社会观发起了冲击。他明确地把社会和国家区别开来,在国家和社会是构成人类共同生活的两大要素的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设想。施泰因的观点,有别于从18世纪的I.康德到19世纪的G.W.F.黑格尔的国家高于社会、统辖社会的传统观点。施泰因完善了国家和社会的辩证理论,被公认为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

K.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2)一书中,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以及国家对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上的观点。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以及与F.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史)

与马克思、施泰因同时代的W.H.里尔,提出了独特的市民社会观。他在《资产阶级社会》(1851)一书中,严格区分了社会和国家,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分层分析。在《家庭》(1861)一书中提出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的观点。

P.von利林费尔德和 A.舍夫勒追随A.孔德、H.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提出了他们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成为德国社会学形成的标志。利林费尔德是德裔俄国人,1897~1898年曾任国际社会学学会会长。他在 5卷本《对未来社会科学的思考》(1873~1881)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社会有机体论,并提出了社会病理学概念。舍夫勒的社会有机体说主要表现在《社会本体的构造和生活》(1875~1878)和《社会学概要》(1906)两书中。

兴盛时期

20世纪前30年是德国社会学的黄金时期,R.达伦多夫称之为英雄辈出的时代,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社会学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F.滕尼斯、G.齐美尔、M.韦伯、K.曼海姆等,其他较活跃的还有:W.桑巴特、L.von 维泽、A.菲尔坎特、F.奥本海默、M.舍勒、C.布林克曼、S.克拉考尔、T.利特、T.盖格尔、H.弗赖尔、K.邓克曼、M.阿德勒等。

滕尼斯是德国社会学走向系统化的代表,他把社会学分为普通社会学和专门社会学;他在《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有关社区和社会的区分,在以后的社会学研究中一直被广泛沿用。在滕尼斯之后,德国社会学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即以齐美尔为代表的形式社会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他们都遵循德国社会学的社会唯名论的传统。

形式社会学的代表人物齐美尔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永恒不变的“社会交往形式”,是通过社会行为互相联系起来的个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关系的过程。他的主要继承者维泽和菲尔坎特则对他进行了批判。菲尔坎特的观点表现出现象学的倾向。

历史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有A.韦伯、奥本海默、舍勒和曼海姆等。他们继承了W.文德尔班和H.李凯尔特等人的新康德主义传统,坚持精神科学的特殊性,认为社会学属于文化科学的范畴。社会学只能理解,而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解释其对象。比起形式社会学,他们在社会唯名论上走得更远,认为社会现象不仅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而且是变动不居的。

M.韦伯则是上述两个方向的超越者。他对社会行动的概念分析,接近于形式社会学;而对经济同伦理关系的分析,又接近历史文化研究甚至马克思主义。他称自己的社会学为理解的社会学,理解的对象是社会行动、行动的过程和效应。在方法论上,韦伯强调价值无涉分析,视客观性为学者的人格;他提出“理想型”,即社会学意义的概念的建构。他毕生致力于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大规模文化比较研究。他的巨著《经济与社会》(1921~1922)被视为德国社会学的最高成就。

1904年,《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献》创刊,M.韦伯和桑巴特担任主编。1909年,M.韦伯等人创立了德国社会学会,同成立于1872年的社会政策学会相对峙,滕尼斯任第一任会长。1919年,科隆大学正式开设社会学讲座,舍勒和维泽负责讲授。1921年《科隆社会科学季报》创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易名为《科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现为德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之一。

低落时期

1933~1945年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社会学处于萧条状态。刊物停办,学会被查禁,学术著作被焚烧,人员被放逐。但流亡国外的德国社会学家在异国继续从事学术活动。曼海姆在英国促进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先后在欧洲和美国揭露纳粹的反动本质,传播批判的社会理论;R.本迪克斯在美国为传播韦伯学说做出贡献;加入美国籍的P.F.拉扎斯菲尔德在社会学方法论和应用社会学方面享有盛名。

战后德国社会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社会学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支。民主德国社会学属于苏联东欧社会学体系,在理论上主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其主要观点反映在R.施托贝尔格等编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学原理》(1977)一书中。

在联邦德国,维泽对重建学会和学科起了重要作用。他领导了《科隆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的创刊工作。R.柯尼希是维泽的杂志接班人。适应战后的社会建设现实,经验社会学以科隆为中心迅速发展起来,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50年代中期。

社会学家H.舍尔斯基领导了明斯特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长期在多特蒙德从事工业社会学研究,创建了北勒费尔德大学社会学系。以舍尔斯基为中心,形成了达伦多夫所谓的“第三种社会学派”。

战后德国社会学还有一个重要学派就是法兰克福学派。它最初形成于1923年成立的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30年代因受纳粹迫害,其成员大部流亡国外。该所从1934年开始附属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49年迁回法兰克福。T.W.阿多诺是这一时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领导者,培养了J.哈贝马斯等新的一代社会学家。

与哈贝马斯同时,在战后影响较大的社会学家有达伦多夫、N.卢曼、M.R.莱普西马斯、M.鲍尔特、J.马特斯、W.施卢赫特等人。达伦多夫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借鉴和对冲突理论的重构而闻名;卢曼提出了现代意义的社会系统论;莱普西马斯是《韦伯全集》出版委员会的负责人,曾领导以M.韦伯研究为中心工作的海德堡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鲍尔特是研究社会分层的专家;马特斯长期考察亚洲社会,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施卢赫特是研究韦伯学说的专家。

60年代末,联邦德国社会学界开启韦伯复兴运动;70年代,《韦伯全集》出版委员会成立,组织出版33卷历史考据本《韦伯全集》。

从整个德语地区看,1972年,发行于德语地区的《社会学杂志》创刊。1988年10月4~7日,在苏黎世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德语地区社会学家大会暨第24届德国社会学家大会、第11届奥地利社会学家大会、第11届瑞士社会学家大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社会学家代表团出席了大会。会议参加者约1600人,分别举行了100场讨论会,作了近500个报告。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文化与社会”,齐美尔和M.韦伯的思想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各个分会分别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妇女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纳粹时期的社会以及日益扩大的社会学的学科界限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书目
  1. R.Aron,Germɑn Socioloɡy,Heinemann,London,1957.
本文标签:德国社会学  Deguoshehu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