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卢梭

更新时间:2023-02-03 13:44:43作者:百科

卢梭

图

卢梭,J.-J.,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712年6月28日生在日内瓦。祖籍法国,信仰新教。出生不久,母亲去世,父亲是耽于幻想的钟表匠。卢梭自幼同他父亲一道阅读,对小说发生浓厚的兴趣。15岁开始当学徒,因不堪忍受粗暴的待遇,很快就外出流浪。后改信天主教,为德·瓦朗夫人收留。曾几次出走,到过巴黎,因不愿当奴仆,又返回德·瓦朗夫人处。1732年以后,他过了一段相当平静的生活,有机会弥补学业上的缺陷,系统地学习了历史、地理、天文、物理、化学、音乐和拉丁文,并接受了伏尔泰哲学思想的影响。

1741年,他带着一种新的音乐记谱法前往巴黎,但从法兰西学院只得到口头上的鼓励。他在巴黎以教授音乐和给贵妇人充当秘书为生。1743年谋得驻意大利使馆秘书的职位,不久又被愚昧专断的大使赶回巴黎。他应友人狄德罗之约,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方面的文稿。1749年10月在狄德罗的鼓励下,应第戎学院的征文,以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选,蜚声法国。在这篇论文中,他断然否定了科学和艺术,认为“人生来是善良和幸福的;是文明腐蚀了他,毁了他最初的幸福”。他盛赞劳动人民的朴实自然。

1755年,第戎学院再次征文,题目是《什么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人类不平等是否为自然法则所允许?》。卢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应征,文中把原始社会当作黄金时代加以描绘,歌颂人类的自然状态,指出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观念的产生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他对封建专制和暴政进行了批判,并且提出了以暴力推翻暴力的主张。论文没有中选,但这篇论文的发表最后确立了卢梭的声誉。

从1756到1762年,卢梭隐居在巴黎近郊的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致达朗贝论戏剧书》(1758);他的《新爱洛绮丝》(1761)、《民约论》(1762) 和《爱弥儿》(1762)也先后出版。

《新爱洛绮丝》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写一对青年的恋爱悲剧。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在贵族家担任教师,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恋情,受到朱丽父亲的阻挠,酿成悲剧。封建等级制度成了他们不幸的根源。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以门当户对的阶级偏见为基础的封建婚姻,提出了以真实自然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理想,并对封建等级制度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作?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1002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废钢碌男睦砻栊矗榫敖蝗诘拿览銎拢昧宋奘琳叩脑奚汀?/p> 《爱弥儿》插图

《民约论》是一部政治理论著作,它批判了强者自有特权、奴役天生合理之类的封建法权观念,认为只有全体社会成员的约定即“民约”,“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因而,国家只应该是自由的人民所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也就是全体社会成员民主协商的结果。这部论著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很大,成为雅各宾党人的政治纲领,其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都写进了《人权宣言》中。后来美国的《独立宣言》也体现了这部著作的精神和理想。《爱弥儿》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书中描写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他认为教育能恢复人的天性。他提出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卢梭教育思想中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影响。《爱弥儿》出版后,政府当局立即下令焚毁,并要逮捕作者。

卢梭故居

于是卢梭被迫逃往瑞士,又从瑞士逃到普鲁士的属地莫捷。教会发表文告宣布卢梭是上帝的敌人,他又不得不流亡到圣皮埃尔岛。管辖这个岛的伯尔尼政府命令他离境,他又被迫前往英国去找哲学家休谟;后与休谟发生争吵,只好化名回到法国,长期辗转各地避难,直到1770年才重返巴黎。在流亡中,他发表了多年编成的《音乐辞典》,写了《山中来信》(1765);同时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因而写成自传《忏悔录》;这部作品在作者去世后才得以发表。

《忏悔录》(1781~1788)记载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1/24448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黄壤肟テぐ6褐?0多年的生活经历。卢梭满怀感情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古代历史人物又给了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却使他受到侵染和损害。卢梭历数了他孩提时代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入世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与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与腐朽。这部自传名曰“忏悔”实为“控诉”。另一方面,他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卑贱者”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忏悔录》是一部写得很坦率的自传,卢梭在书中自称“我以同样的坦率讲述我的美德与罪过……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书中虽然有某些失实甚至虚伪之处,但是对于这部个性解放的宣言书的文学价值并没有任何影响。

卢梭的晚年是孤独和不幸的。他仍受到当局的监视。他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完成《忏悔录》之后,他又写了自传的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1778年7月2 日,他悲愤的一生结束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的先贤祠。

卢梭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崇尚自我,抒发感情,热爱自然。他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发生巨大影响,被公认为这一文学流派的先驱。

参考书目
  1. R.Gerin,J.-J. Rousseau, Paris,1930.

参考文章

  •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从政治自由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知识题库
  •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梭进一步提出了__知识题库
  • 卢梭名言名句100句名言名句
  • 卢梭的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
本文标签:卢梭  J.-J.  Lus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