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3:20:41作者:百科
[拼音]:gongdu jiaoyu
通过一边劳动工作、一边读书学习的方式,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而不适于在一般学校受教育的青少年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根本目的是通过半工半读使这类青少年认识错误,转变思想,成为正常的积极的社会成员。办好工读教育,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维护社会治安,把社会的消极因素改变为积极因素。
一般认为,18世纪中叶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是创办近代工读教育的先驱。他从“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曾在瑞士的诺伊霍夫、施坦兹创办孤儿院,一面教儿童识字计算,一面教儿童从事手工业和农业劳动。但他所创办的学校,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工读学校。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H.雷恩认为,少年的犯罪并非由于不良的天性,而是由于他那强烈的冲动找不到正常的出路,以致不得不在非法的反社会的行为中寻找满足的结果。为此,他在自己主办的“少年共和国”( Little Commonwealth) 里创造条件,给少年充分的工作机会,使之在劳动中激发首创精神;在生活上有自己管理自己的自由,并负有从事劳动、遵守集体纪律的责任。他的理论和经验曾引起西方不少国家的注意。苏联教育家А.С.马卡连柯自1920年起全力从事流浪儿童和违法少年的教育改造工作,先后创办了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马卡连柯创造性地对这些青少年儿童实施了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集体美学教育,总结了一整套对这类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改造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对工读教育有较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立足教育,科学育人”的要求,把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教育成有社会主义觉悟、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的劳动者。
工读教育主要由工读学校实施。中国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市工读学校,成立于1955年7月1日。它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设有铁、木工厂和农田、饲养场。学生每周劳动两天。多数学生在毕业时能具有二级工的技术水平。课程设置、教材与普通中学大致相同,学生学习时间多于劳动时间。
中国的工读学校接收13~18周岁的青少年。一般实行男女学生分别编班或男女分别建校。学制一般为 2年。学生能否毕业,除考查学习成绩外,主要考查是否真正认识和改正了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思想转变好的学生,学习结束,准予毕业。思想转变好、进步快的学生,准予提前出校,转到普通中学继续学习,或报考普通高中,或统一安排就业。思想表现不好,不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或留校继续学习,或留厂劳动考察 1年。正式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参军等方面受到与普通中学毕业生同等的对待。
工读学校在转变学生思想上的主要做法是:
(1)把学生看作受害者,精心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使其健康成长。
(2)利用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使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3)对学生立足教育,以诚相待。在教育过程中把爱护与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做到严出自爱,爱寓于严,严在理上,爱在心上。
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工读学校一度被解散。1978年开始恢复和重建。1979年中共中央在有关文件中指出:“工读学校”是一种教育挽救违法和轻微犯罪学生的学校,要认真办好。1980年10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读学校座谈会,会上提出:“要象办重点中学那样把工读学校办好。”1981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中国的工读学校,在挽救一部分失足青少年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社会风气的好转,青少年犯罪现象的逐渐减少,有的工读学校将逐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