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3:00:01作者:百科
[拼音]:guancang wending zhuangtai lilun
[外文]:theory of collection steady state
英美等国图书馆界提出的一种控制藏书增长的理论,又称馆藏“零增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建立有限规模的图书馆,在图书馆达到一个可靠的目标 (馆藏量、功能等指标)之后,剔除文献的速度应当等同于采购的速度,即图书馆新购进的资料只是对准备剔除的资料的相当补偿,馆藏的实际增长速度为零,因而使图书馆收藏的文献总量保持一种稳定状态。实行这种理论的图书馆被称为“限制增长的自我更新的图书馆”。
图书馆馆藏的不断增长,历来被看作是自然的规律,甚至被认为是图书馆的神圣权利。然而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知识的加速发展和文献激增,图书馆积累的文献急剧膨胀,大约每15年左右就要增加一倍,造成了人力和经费紧张,工作效率降低,用户也不满意,特别是建筑空间无法相应发展,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在70年代以前,设计图书馆建筑一般都考虑留有20年左右的发展余地。但到了70年代初,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出这样做的实际困难。例如,美国高等学校在1967~1974年间曾经有一个建馆和扩建馆的高潮,674所院校新建了价值达19亿美元的馆舍。据称可容纳1.63亿册藏书,但与此同时却入藏了1.66亿册文献,空间依然紧张。而英国人似乎更早地认识到这个问题,1967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发表的关于大学图书馆问题的巴里报告就已经明确指出:“目前大学不可避免地发展他们的图书馆,是其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一些图书馆长开始接受限制图书馆规模的思想。例如,M.莱恩在其所著《图书馆员的艺术》一书中,曾期望由“精悍有力的图书馆”取代过去“肥胖臃肿的图书馆”。
1974年,美国G.丹尼尔发表了题为《向亚历山大告别》的著名论文,试图解答图书馆到底需要多大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他认为现有的各种答案,都是要求图书馆更大一些,实际上仍是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传统,即馆藏无限增长,规模越大越好,但这在现代已经不可能了。丹尼尔提出了一种不增长的高功能的图书馆理论,首先提出了高等学校图书馆“零增长”的概念。同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主席F.丹顿指出,无论是从长远考虑或者从近期安排,都没有可能筹措足够的资金来为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筑适应其藏书增长需要的馆舍,即使有这种可能,是否应当这样做也值得怀疑。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为此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委员会,从1975年初起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图书馆馆藏的增长简直象个无底洞,吸引着人们的注意。1975年1月17~ 18日,美国中西部联合学院在芝加哥举行了一次学术会议,题目就叫做“摸摸无底洞的底”,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 230位图书馆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研究图书馆的空间、馆藏增长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索通向不增长的高功能图书馆的道路。会后,由丹尼尔编辑了会议文集,以他1974年论文《向亚历山大告别》为书名,于1976年出版。
就在这一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发表了以R.阿金森教授为首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其中第一条建议就是设想未来大学图书馆建筑需求应当以自我更新的图书馆理论为依据。阿金森报告是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认可的文件,而大学拨款委员会是英国官方为大学和大学图书馆拨款的机构。所以,这个报告是以财政支付手段为后盾的一次官方宣言。因此,稳定状态理论已不再是在图书馆之间争论的学术问题,也不仅是少数图书馆的经验,而是作为一种标准、一种方针和一种资金分配办法,在英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实行。
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的这种选择,是希望解决大学图书馆面临的几个难题:削减经费;对高校图书馆不明确的范围施加某种限制;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从表面上看,稳定状态是通过剔除旧书来实现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第一,稳定状态要求藏书达到最佳的规模(阿金森报告中称为“成熟的藏书”),即要求藏书达到一定的水平,达到一个“可靠的目标”之后才能实行。一般说来,在经费、人员、馆舍、任务等各种条件制约下,能达到最好效果,发挥最大效用的规模就是最佳规模。这个规模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随着不同的馆、不同的任务、对象和各种条件自然形成的,最终要以满足读者需求的状况为基础,一个图书馆如能满足读者需求的80~90%,它的藏书就可算是达到了最佳规模。第二,稳定状态的实现要求不断剔除旧书,在藏书达到规模之后,总会有数量相当的旧书是无用或者罕用的,因而可以随着新书进馆而把旧的剔除。第三,要广泛实行合作发展馆藏,分担采集,建立中心图书馆、贮存图书馆,实行资源共享,使本馆所不能满足的10~20%的读者需求能方便地在别处得到满足,使本馆剔除的文献,在需要时能方便地借阅和复制。这是稳定状态所必需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体制。
对于这种新的理论,在英国引起强烈的争论。反对的意见主要来自英国国家和大学常务会议、大学教师协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副校长委员会、主要大学的评议会等。他们主要担心稳定状态会降低图书馆支持研究工作的能力。有的说,如果这种理论被乱用来削弱图书馆及其对社会的贡献,显然将是一场灾难;有的说,科学知识是没有完结的,不能建立一种人为限制的图书馆,所谓图书馆的自我更新,不如说是图书馆的慢性自杀。持中立态度的人认为,在财政紧迫的时代,图书馆馆藏不可避免地要有某种稳定状态的解决办法,但稳定状态的图书馆本身也会产生特殊问题而有待研究。争论各方都认为,作为图书馆发展和维持的长期政策,还要求更多的情况调查作为基础。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在1977年又成立了一个图书馆研究筹划指导小组,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考察,并支持类似问题的研究。1979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发表了一个新的报告(即福特报告),却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把重心放在藏书剔除的工作上。
总之,稳定状态理论并未固定成形,叫什么名称没有确定,具体的办法与标准更存在不少疑难,不加区别地应用于所有图书馆, 自然会产生种种矛盾 。80年代,高密度存贮技术(缩微技术和光技术等)的发展,扩大了某些文献载体的信息存储量,减少了图书馆贮存空间的压力,稳定状态的呼声正渐趋隐匿。
中国的图书馆同样存在空间紧张、经费紧张、人力紧张等类似的问题。1980年稳定状态理论被介绍到中国,该理论提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中国图书馆界的警觉和注意,某些建议措施也日渐被接受和实施,例如:认真精选文献,注重藏书质量; 控制增长速度、 不盲目追求数量;藏书剔除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剔除量在逐年增加;开展藏书协调协作、研究文献资源布局、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制、实行资源共享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稳定状态理论所提出的问题比该理论提出的解决办法给人们的启示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