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阿凡纳谢沃文化

更新时间:2023-02-03 12:27:37作者:百科

阿凡纳谢沃文化

南西伯利亚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分布于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和阿尔泰地区。年代约当公元前第3千年下半叶至第2千年初,介于本地新石器文化与奥库涅夫文化之间。20世纪2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С.А.捷普劳霍夫根据米努辛斯克盆地巴捷尼村墓地所在的阿凡纳谢沃山而定名。典型遗迹还有同一盆地的捷西村墓地和瑟达村墓地等。

该文化用红铜打制耳环、手镯等饰物和针、锥、小刀等用具,也有金、银、陨铁的饰物;石器仍常使用,有斧、杵、磨盘、矛、箭镞等。墓中常出绵羊、牛、马等家畜的遗骨,表明当时已进入早期畜牧阶段,但渔猎和采集仍有重要意义。家庭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有制陶、骨雕、木雕、毛纺、制革等。陶器为手制,器内用草抹平或齿形器修平,火候不高,胎呈黑色。器形为尖底罐、圜底器、平底缸形器和香炉形器,也有专供儿童随葬的小型尖底器。一般饰短划道、篦纹、杉针纹等简单纹饰。

遗址面积不大。房子有地穴式和原木房两种类型。墓葬的土冢上有圆形石垣,高达1米,直径5~6米。冢下建一个或数个方形墓穴,穴上以原木或石板覆盖。多单人葬及3~8人同穴的集体葬,少数为双人合葬。死者以坐姿入殓,后来形成仰身或侧身屈肢。在墓穴与垣壁之间,还附建儿童墓葬。各墓的随葬品尚无贫富分化现象,因此推测该文化处于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居民属古欧罗巴人种,是亚欧大陆欧罗巴人种的最东支。在文化面貌上,这一文化同黑海沿岸竖穴墓文化、木椁墓文化以及中亚扎曼巴巴文化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关于当时社会是否已有父权制的初步发展,以及该文化是否系本地起源等问题,尚存在不同意见,需作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血缘家庭
下一篇:孟森(1869~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