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八路军第3纵队

更新时间:2023-02-03 12:20:40作者:百科

八路军第3纵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平汉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在日军的不断进攻下,向南节节败退。冀中地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发动和领导了当地人民的抗日斗争,组建了河北省游击军等抗日武装。10月14日,国民党军第53军第691团团长吕正操(共产党员),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回师北上抗日的指示,脱离向南溃退的国民党军,率部到河北省晋县小樵镇,将所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人民自卫军北上到达安国地区后,在中共保属省委(冀中区党委前身)的领导下,与河北省游击军等抗日武装相配合,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5月初,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在安平县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纵队领导机关兼军区领导机关,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后由程子华继任),辖第7至第10支队。纵队和军区统归晋察冀军区指挥。第3纵队依靠冀中人民,粉碎了日伪军多次围攻。至9月,北起平津铁路、南至沧(县)石(家庄)公路,西起平汉铁路,东至津浦铁路之间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1939年1月,八路军第120师主力由晋西北挺进冀中。在第120师的帮助下,第3纵队进行了整训,军政素质得到提高。9月,第120师主力回师晋西北,第3纵队继续坚持冀中的抗日斗争。至1940年底,第3纵队下辖警备旅、第 6至第10支队、回民支队和骑兵团等共4.6万余人。

1941年,日军对冀中加紧进行“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第 3纵队遂展开了艰苦的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运动”的斗争。1942年5月1日,日伪军5万余人开始对冀中进行空前残酷的大“扫荡”。第3纵队主力转到外线打击敌人,留一部配合民兵、游击队就地坚持斗争,经两个月艰苦奋战,歼日伪军1.1万余人,顽强地坚持了冀中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8~9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第3纵队主力9个团开赴晋西北地区,编入晋绥军区建制,第3纵队番号撤销。留在冀中的部队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