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10:56:08作者:百科
[拼音]:Bailatu
[外文]:Plato (公元前427~前347)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出身于雅典贵族家庭。 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在苏格拉底因反对雅典民主政体而被处死后,柏拉图逃离雅典,周游各地。约公元前387年返回雅典,设立学园从事讲学。公元前367年后,曾几次卷入叙拉古(今西西里岛东岸古城)的政治斗争,借以实现其贵族政治的理想,均遭失败。柏拉图有关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有《理想国》(一译《共和国》、《国家篇》)、 《政治家篇》和 《法律篇》。在哲学上他主张以“理念”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他从单纯主张“贤人政治”,发展到同时重视法律。他认为合乎“正义”的理想国应建立在奴隶制和自由民中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基础上。自由民划分为3个等级:
(1)人数极少的统治者,②捍卫国家的卫士,③人数最多的、从事生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如果3个等级“和谐一致”,“各守本份”,国家就合乎正义。他在早期著作中,极为轻视法律的作用,认为治理国家只需依靠统治者的智慧,“贤人政治”即由哲学家充任国王,是最优良的政治制度;而法只能是抽象的原则。人性千差万别,人事变化无常,法不可能对每一社会成员作出最好的规定。后来由于在叙拉古推行“贤人政治”方案失败,他在晚期著作《法律篇》中改变了观点,认为人类一定要有法律并遵守法律,否则将如野兽一般生活;人的本性无法了解社会利益,统治者掌握权力后也会谋取私人利益,所以法是“第二位最佳”的选择,仅次于贤人政治;法是与国家同时出现的,是采取国家决定形式的社会判断,其最终目的和国家一样,是达到理想国家中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