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布莱希特,B.

更新时间:2023-02-03 10:13:47作者:百科

布莱希特,B.

图

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

生平

1898年2月10日出生在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父亲是一家造纸工厂的经理。1917年进慕尼黑大学学习文学,兼攻医学。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他被派往战地医院服务。革命失败后,继续大学学习,对戏剧发生浓厚兴趣。同年写出第一部短剧《巴尔》,攻击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1923年在莱比锡首演。1920年完成剧作《夜半鼓声》。1922年写出第三部剧本《城市丛林》,同年获“克莱斯特奖金”。这一时期,布莱希特还为《人民意志报》撰写剧评。1922年被慕尼黑小剧院聘为戏剧顾问兼导演。1924年应著名导演M.莱因哈特聘请赴柏林任德意志剧院戏剧顾问,创作剧本《人就是人》。

1926年,布莱希特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与女作家E.霍普特曼、音乐家K.魏尔、导演E.恩格尔、舞台美术家卡斯帕尔·涅赫等人合作,从事戏剧活动。这些人日后成为布莱希特长期的艺术合作者。1928年与女演员海伦娜·魏格尔结婚。这个时期,布莱希特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见解,初步提出史诗(叙事)戏剧理论与实践的主张。他在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1927)的说明中,将戏剧式戏剧与史诗式戏剧作了侧重点的区分。1928年发表《三分钱歌剧》,由恩格尔执导,在柏林船坞剧院首演,布莱希特开始享有国际声誉。1930年写出《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进行揭露。1930年前后,布莱希特写了几部被称为教育剧的短剧,如《巴登的教育剧》、《措施》、《例外与常规》等,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社会问题。1931年将М.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为舞台剧,1932年首演。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带着妻子儿女逃离德国,开始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他在丹麦乡间住了6年,其间曾去苏联。1939年去瑞典。1940年移居芬兰。1941年前往美国,在那里,他与M.莱因哈特等人相会,并结识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1947年10月离美赴欧,1948年10月返回柏林(东)定居。1949年与海伦娜·魏格尔一起创建和领导柏林剧团,并亲任导演,全面实践他的史诗戏剧演剧方法。1956年8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布莱希特在流亡期间,思想和艺术日臻成熟。这个时期的剧作有:《圆头党和尖头党》(1932~1934)、《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1935~1938)、《卡拉尔大娘的枪》(1937)、《伽利略传》(初稿)(1938)、《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39)、《四川一好人》(1939~1941)、《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1940)以及改编的舞台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帅克》(1941~1943)、《高加索灰阑记》(1944/1945)等。他还以演说、论文、剧本注释等形式阐述史诗戏剧的理论原则和演剧方法,其中较重要的有《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间离方法》(1936)、《论实验戏剧》(1939)、《买黄铜》(1939~1940)、《表演艺术新技巧》(1940)等。

1948年后,剧作有《公社的日子》(1948~1949)、《杜朗多》(1950~1954)等,理论著作有《戏剧小工具篇》(1948)、《戏剧小工具篇补遗》(1952~1954)、《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剧的导演分析。

布莱希特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荣获1951年国家奖金和1955年列宁和平奖金。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剧照 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理论是在20~30年代与资产阶级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他要求建立一种适合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即史诗戏剧。这种戏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突破“三一律”编剧法,采用自由舒展的戏剧结构形式,多侧面地展现生活宽广多彩的内容,让读者透过众多的人物场景,看见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它的复杂性、矛盾性,促使人们思考,激发人们变革社会的热情。布莱希特把戏剧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按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戏剧体裁所界定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戏剧式戏剧或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一类是违反亚里士多德的标准而创作的戏剧,他把它称为史诗式戏剧或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前一类戏剧只容许通过人物行动去反映生活,后一类戏剧将叙述的因素渗入戏剧,使史诗的表现形式──叙述同戏剧的表现形式──行动互相结合,以扩充戏剧的表现手法,加强它的表现力。布莱希特认为,20世纪是科学时代,人类的活动范围无限地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戏剧应能更广泛、深刻地反映今天的社会生活,发挥更大的功能,帮助人们推动社会前进。这就是他创立史诗戏剧的出发点。“间离方法”是史诗戏剧理论的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部分,要求艺术家站在历史家的立场,用超平常人的眼力去观察生活,把日常司空见惯的事物表现得不平常,令人感到惊奇,而寻求对事物根源的解释,从而使戏剧发挥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作用。

戏剧创作

布莱希特共写了约50部多幕剧和短剧。分为 3个创作阶段:

(1)试作阶段(1918~1926)。这个时期的剧作以炽热的感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抨击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表现出布莱希特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立场。但他还不能为人们指明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较重要的剧作有《巴尔》、《城市丛林》和《人就是人》等。

(2)“教育剧”创作阶段(1926~1933)。这个时期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认识世界,并且初步形成独立的艺术主张,在导演E.皮斯卡托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史诗戏剧理论的构想。影响较大的剧作是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教育剧”是布莱希特与德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它短小精悍,适合群众业余演出。

(3)史诗剧创作阶段(1933~1956)。这个阶段,布莱希特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艺术上已趋成熟。《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和《高加索灰阑记》等一系列重要剧作奠定了布莱希特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戏剧家的地位。教育剧是史诗剧的最初阶段,史诗剧是教育剧的发展形式。布莱希特后来把他的戏剧统称为辩证戏剧,以此强调他的戏剧美学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从戏剧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力图体现出辩证法则,说明他的戏剧与资产阶级戏剧以及各种现代戏剧流派的根本区别。

在题材和形式上,布莱希特的戏剧分为大众戏剧、寓意剧和历史剧三种类型。大众戏剧《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是根据芬兰民间故事创作的一部喜剧,它通过对地主潘蒂拉这个人物酒醉酒醒时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言行,对剥削者进行了尖锐讽刺。寓意剧较著名的两部是《四川一好人》和《高加索灰阑记》。这类剧作对生活作高度的集中提炼,形成一定的哲理,从而扩大了剧本的思想容量。《四川一好人》描写 3位神祇下凡寻找好人,发现中国四川的贫苦妓女沈黛乐善好施,就把她作为丑恶现实中的希望,但沈黛在尔虞我诈的人剥削人的社会里,为善而不得,一个沈黛变成了好坏两个人。神祇寻找好人的愿望终于破灭。《高加索灰阑记》是以中国元代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为蓝本,在全新的意义上创作的一部很有特色的喜剧。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表现青年女仆格鲁雪在战乱中搭救总督的独生子的故事,另一条表现乡村文书阿兹达克在非常时期成为法官、灰阑判案的故事。剧本的中心情节是格鲁雪和总督夫人争夺孩子的问题。剧本开头有一个楔子,表现苏联卫国战争后,两个集体农庄争夺一个山谷的归属问题。楔子与正戏形成两层结构,把过去与现实连接起来。灰阑判案的结果,孩子判给抚养他的女仆格鲁雪,山谷判给灌溉它利用它的新主。在布莱希特的全部剧作中,这是他惟一接触到社会主义社会生活题材的一部剧作。剧本在清新雅致的诗情画意中体现着深刻的哲理思想。

《四川一好人》剧照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和《伽利略传》是两部历史剧。前者描写德国三十年战争时期一位绰号大胆妈妈的随军小贩带着 3个儿女,靠随军叫卖日用杂货维持生计,结果两个孩子死于战祸,一个孩子离开了她。但她依然在战争中继续她的营生。这部剧本是根据17世纪作家格里美豪森的小说《痴儿历险记》创作的,意在批判小市民习气,提醒德国人民要起来与希特勒法西斯战争暴行作斗争。《伽利略传》是一部历史哲理剧,它以17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为题材,把历史的经验教训和20世纪的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哲理性的主题思想,表现在新旧社会交替时刻,科学与愚昧、变革与反动之间存在着一场生死搏斗。伽利略证实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地球中心说”和教会信条,因而遭受宗教裁判所的残酷迫害,被判处终身囚禁。他虽然在宗教法庭的严刑逼讯下,放弃了为自己所证实的真理,但他仍然相信一个新时代已经破晓。

布莱希特的戏剧增加了叙述因素,并把歌唱作为话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使用分场标题和定场诗,明白告诉观众戏中将要发生的事情。布莱希特希望用一种新的适合当代人审美特点的戏剧形式去反映现代生活,并且建立新型的观众与舞台关系。

演剧方法

“间离方法”,又译“陌生化方法”,是布莱希特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布莱希特反对演员陷入神智恍惚的下意识表演状态之中,要求演员用理智支配感情,用训练有素的优美动作去表演人物,揭示角色行为的社会目的性。由于演员在表演中与角色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重在利用完美的技巧去表演人物,因此给表演带来一种朴实明净的情调,使观众从容不迫地欣赏艺术,观察思考人生的问题。他要求演员善于观察生活,研究各种人的具有社会性的言行特征,注意人的出身、教养、经历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和体态仪表。认为这样才能为创造角色提供生活基础。他训练演员时,要求形体、台词、舞蹈、歌唱并重。在排练时,要求演员先理解剧本,从故事入手,真实自然地创造角色。布莱希特强调舞台假定性原则,突破“第四堵墙”表演方法,反对幻觉式布景,采用匀称白光,还利用舞台口白色半截幕上的幻灯字幕向观众预告下场将要发生的故事的标题。这构成了布莱希特现实主义演剧方法的特点。

柏林剧团是布莱希特的艺术实践阵地,1949年后,布莱希特曾在这里亲自导演《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猫儿沟》和《伽利略传》等剧,通过舞台实践,检验和完善他的演剧方法。《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演出,被公认为德国舞台演出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舞台艺术杰作。

布莱希特戏剧是20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对世界戏剧发生着很大影响。这个学派在它的形成过程中,一方面继承和革新欧洲及德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借鉴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古典戏剧和中国戏曲。柏林剧团曾改编上演中国话剧《粮食》(改名《献给八路军的小米》)。布莱希特曾从英文转译中国古诗词。1935年他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的京剧表演后,曾撰文论述戏曲的美学原则和表演特点,对中国戏曲艺术给予很高评价。他对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持肯定态度,曾多次谈论这个体系对现实主义表演艺术所作的贡献。

布莱希特戏剧最早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是40年代翻译的《第三帝国的恐怖与灾难》中的两场。50年代以后翻译出版了《布莱希特选集》,包括《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卡拉尔大娘的枪》3部剧本和几十首诗歌。随后《戏剧小工具篇》、《布莱希特戏剧选》(2卷)等相继问世。 中国上演布莱希特的剧作有《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59,上海)、《伽利略传》(1979,北京)、《四川一好人》(1985,北京)、《高加索灰阑记》(1985,北京)以及其他几部剧作的片断。

参考书目
  1. Heransgegeben von Werner Mittenzwei, Brecht,Verlag das Europische Buch,1977.
  2. Jahrhundert,Ernst Schumacher, Brecht Theater und Gesellschaftin 20. Verlag das europische Buch,Westferlin,1973.
  3. Henschel Verlag Kunst und Gesellschaft, in der Zeitenwend in 2 Brnde,Berlin,1972.
本文标签:布莱希特  B.  Bulaixite  
上一篇:城市房地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