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9:51:40作者:百科
[拼音]:Xuanzang
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后,游学各地,深感佛教理论分歧和经典译本不全,疑伪杂陈,于贞观元年(627)冒险孤征,留学南亚各地,贞观十四年在印度那烂陀寺主持讲座,蜚声南亚。次年春,携带 657部经典和塑像以及花果种子动身归国。贞观十九年正月抵长安。前后跋涉 5万多里。回国后,?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489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邮路敕鸬涔ぷ鳎钡绞攀狼耙桓鲈虏磐1省?9年中共译出74部,1335卷,1300多万字,在中国翻译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即既忠实于原文,又便于读者了解。为求得文和义切合原作,译笔文从字顺,其方法不拘泥于直译或意译,尽量避免梵文化的汉文。他运用六朝以来偶正奇变的文体,参酌梵文锁连环的方式,形成一种“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颇具特色。
玄奘又应唐太宗之命,于贞观二十年完成由他口述、门徒辩机记录的《大唐西域记》12卷。这部书翔实地记载了玄奘离开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后,旅行中亲身经历的 110国和所传闻的28国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政治文化、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物产等,其中多为新、旧《唐书》所未载。书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印度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文笔朴质谨严,骈散相间,绚丽雅致,简括流畅,在唐初可称上乘之作。19世纪后期起,法、英、日本诸国先后出版了该书译本。
玄奘所译经典都收在宋、金以来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中。其著作《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等均已亡佚,今仅存《表启》一卷及《三类境》、《真唯识量》、《论五种不翻》。事迹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玄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