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8:22:08作者:百科
[拼音]:baxi jiaoyu
[外文]:education in Brazil
巴西原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16世纪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独立,成立巴西帝国。当时文化教育落后,文盲率达85%。1889年建立共和政体。20世纪20年代以后,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民主改革,多次通过教育法案,进行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扫盲方面都有所创新。
教育行政巴西宪法规定所有巴西人都有受教育权,州有提供教育条件的责任。州和联邦特区各自组织本地区的教育,联邦则负责边远地区的教育,并视需要协助各州办教育。教育实行联邦、州和市的三级管理体制。联邦设教育和文化部,州和联邦特区设教育厅,市设教育局。各级均设咨询机构,中央设联邦教育委员会,委员24人,由总统任命,任期6年,每2年调整三分之一委员。委员会的任务是解释教育立法,制订教育政策指示,颁布有关教育管理的细则。州设州教育委员会,在州的范围内行使与联邦教育委员会相同的任务。市设市教育委员会,行使州教育委员会所赋予的职权。
现行学制现行学制是根据《1971年基础教育法》制定的。
(1)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法对学前教育仅作一般规定,要求州、市为 7岁以下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1971年以前,小学办理幼儿园班,1971年以后注意了5~8年级的教育,对学前教育有所忽视。据1975年统计,全国5~6岁儿童,受学前教育的占7%。
(2)普通教育。基础教育法规定普通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包括旧学制的小学和初中共8年(7~14岁)。普通教育课程,一至八年级设葡萄牙文、社会和科学三类核心课程。五至八年级加设职业课程。五、六年级设工业、商业、农业和家事4门。七、八年级学生可选择最适合的一门职业课程,集中学习。第一阶段学校毕业,一部分学生升学,大部分学生在八年级经少量职业训练后就业。教育和文化部计划在城市实现普及8年制教育,在乡镇和边远地区实现普及4年教育。1979年,全国7~14岁儿童入学率达93%。 流生问题是第一阶段学校的一个严重问题,据巴伊亚州1973年的一个调查,第一阶段学校学生只有6%读完八年级。流生的主要原因是贫穷。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通过供应午餐使流生率从1970年的84%降至1975年的48%。
第二阶段教育,即旧学制的高级中学阶段,分学术、师范、商业、工业和农业5科,学校的课程设准备升学的核心课程和准备就业的职业课程。学生可任意选择职业。但是实际上90%的高中毕业生志在升学。针对这一情况,第二阶段教育实行强迫的职业化。为推行教育职业化,采取两种办法: a.由若干学校联合设立“校际职业教育中心”,开设职业课程。b.由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训练。职业教育课程的计划,由州教育委员会根据当地劳动市场的需求决定,毕业时由学校发给“职业证书”。里约热内卢的一个“教育联合中心”1973年共颁发30个工种的职业证书。
(3)高等教育。大学学制3~6年。医科6年,法科和工科5年,新闻、图书馆和体育专业3年。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学生年增长率为19%。巴西高等学校有3种类型:大学、单科学院和联合大学。据1976年统计,巴西有大学63所(其中联邦大学30所,州立大学8所,市立大学3所,私立大学22所),此外有联合大学3所,单科学院786所(其中私立608所,联邦办的17所,州立76所,市立85所)。大学推广工作是巴西高等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个新措施。其目的是:a.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参加国家建设;b.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工作技能;c.开发大学与国家发展有关的资源;d.给巴西内地技术援助。大学推广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二:一是农村训练和社会行动中心,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农村社会教育工作,全国共有22个这样的中心;二是组织志愿服务队,到农村协助识字教育运动等,为期30天。1977年有10万人参加这种活动。
(4)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巴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补习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识字教育运动三种形式。补习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都是为未能受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教育的青少年准备同等学力考试,使他们有机会升学。1975年有2625121人参加同等学力考试。1970年巴西开展大规模的识字教育运动。1970~1975年,有1900万人参加学习,扫除了约800万文盲。做法是先进行5个月的识字教育,继之以职业训练课程,使9~14岁的流生经过教育能再进正规学校学习。1980年巴西成人文盲率已降至10%以下。 识字教育运动是巴西取得很大成效的教育运动,他们的经验为塞内加尔、牙买加、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国所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