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8:14:13作者:百科
[拼音]:Lu Xun
中国近代文化巨人、思想家。本名周树人,号豫才,幼名豫山,学名周樟寿,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9.25)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7岁上私塾习旧学,光绪二十四年到南京洋务学堂求学,适逢戊戌变法,受维新思想影响,接触到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其中《天演论》对他影响最深。1902年到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并参加了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以期改变国民精神,实现振兴中华的爱国理想。清宣统元年(1909)归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并在故乡参加了辛亥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自1920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站在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前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26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目睹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的事实改变了他的旧的进化论思想,使他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论。1927年到达上海,认真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粉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最英勇的战士。1936年10月19日逝世于上海,上海民众代表以“民族魂”的旗帜覆盖其棺木。
鲁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著作、翻译都很丰富,主要成就在杂文、小说、文学史等方面。他的著作大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国内外用各种文字出版的鲁迅著作单行本、选本和全集本种类很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16卷本《鲁迅全集》是目前所见最全的鲁迅著作集。
自然观和历史观鲁迅在留日时期的早期论文中体现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科学与爱国”的思想,在自然观方面具有唯物主义特征。对世界的物质性、生物与非生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的互相转化,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无限性和曲折性,斗争的绝对性和事物向反面转化等都有所阐述。在社会观方面持革命的历史进化论。他的社会历史观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国民性”的剖析上,基本精神是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由于以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又受F.W.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这就使他早期的社会思想表现出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大革命失败后,鲁迅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剖析各种社会问题。他运用唯物史观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文化的作用,指出革命者只有既“不看轻自己,以为是大家的戏子,也不看轻别人,当作自己的喽罗”,真正把自己看作大众的一员,才能做大众的事业。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真切地概括了他对待人民大众和敌人的爱憎分明的态度。他在与“新月派”、“第三种人”及革命队伍内部关于文艺基本问题的论战中,全面系统地论证了在阶级社会里,无论是作者、文艺作品,还是读者,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同时又批评了另一种极端化的“左”的倾向,指出“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他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和专政都是为了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清醒的现实主义是鲁迅的思想和创作最显著的特征。他强调一切必须以事实为根据,认为艺术的生命就是真实,反对脱离实际昂首天外,一味闭上眼睛作蒙语。他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批评了文艺上的种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倾向。
美学思想鲁迅在社会变革中从事文艺活动,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他的许多关于文艺和美学问题的精辟论述,都反映在各个时期的论著、杂文和书信中。
鲁迅重视审美的社会功利性。他在《〈艺术论〉译本序》中明确指出:“美的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他在许多文章里,对于“超功利”、“超阶级”、“为艺术而艺术”之类观点,进行过切实的批判。
鲁迅一贯以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行文学创作和美的探索。他把“真实”当做创造美并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他前期的著作中批判过“瞒”与“骗”的文艺,同时尖锐地提出:“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在他后期的著作中,指明革命年代所需要的文艺,“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实的生活,生龙活虎的战斗,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等等”。他坚持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对矫揉造作的表现。
鲁迅掌握文艺创作和审美活动的特征,致力于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他深刻地理解艺术与科学思维方法的不同,指出文学“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而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者,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说明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经过30多年的探索,他进一步认识到“所以美底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他坚定地根据这一审美特征进行创作和研究理论,反对概念化和公式化倾向。他认为标语口号式的作品不是文艺,要求文学家、艺术家提高创作技巧,主张革命的文艺不但要发挥 “匕首”、“投枪” 的作用,而且要给人以“愉快和休息”。鲁迅之所以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正是由于他坚实地掌握了审美的基本规律。
鲁迅在介绍Α.В.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时,明确表示赞赏关于“真善美之合一”的思想。当出现否定批评家 “用一个一定的圈子向作品上面套” 的论调时,他则断然指出:“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他把美、真实、前进联系了起来。
鲁迅早期曾受西方和日本一些美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对他初步的美学思考起过一定作用。他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翻译和介绍了Г.В.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美学著作。
鲁迅根据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文艺实践,借鉴国内外的美学理论,总结文艺创作经验,从而作出美学概括。他的美学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事业有着重要影响。(见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