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6:37:29作者:百科
[拼音]:Lakatuosi
[外文]:Lakatos Imre (1922~1974)
数学哲学家、科学哲学家。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原姓利普施茨。1944年在德布勒森大学毕业。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期间,他加入了地下抵抗运动,后又改姓为拉卡托斯。战后,他曾是G.卢卡奇的研究生,并加入匈牙利共产党。1947年任教育部高级官员,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留学莫斯科大学。1950年春回国,后因政治原因被捕 3年多。1954年在匈牙利科学院数学研究所?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4897.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邮路牍ぷ鳌K?956年“匈牙利事件”后逃往维也纳,后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下前往英国剑桥皇家学院,开始其学术生涯。从1969年起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成为K.R.波普尔的学生和同事,1972年任该学院科学方法、逻辑和哲学系主任,并兼任《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主编。1974年突然病逝。他的主要学术著作在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哲学论文集》出版,第 1卷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2卷名为:《数学、科学和认识论》。
拉卡托斯早期着重于数学哲学的研究。他受波普尔的影响甚大,自称波普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改变了他的生活。他通过对欧拉猜想的一场虚构的课堂对话,把波普尔的证伪理论运用于数学哲学之中。他认为反驳在数学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猜想的提出不能保证没有反例出现,数学发展的过程则是一个以更深刻、更全面、更复杂的猜想代替原有较朴素的猜想的过程。他的结论是数学没有必然性的基础,数学公理的真理性没有任何保证,因而必须把数学看成是“准经验的”。
拉卡托斯并不以推广、运用波普尔的思想为满足。他后来还批判、补充和修改了他称之为“朴素证伪主义”的波普尔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种有独到见解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他认为不仅一切理论是可错的,而且理论的经验基础也是可错的,任何个别理论既不能被经验证实,也不能象波普尔所说的那样可以被经验证伪。因此,拉卡托斯认为科学中的基本单位和评价对象不应是一个个孤立的理论,而应是在一个时期中由一系列理论有机构成的研究纲领。研究纲领以下列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
(1)由最基本的理论构成的“硬核”。它不容经验反驳,如果遭到反驳,整个研究纲领就遭到反驳,放弃“硬核”就意味放弃了整个研究纲领。
(2)围绕在硬核周围的许多辅助性假设构成了“保护带”,对保护带的调整、修改可消除研究纲领与经验事实的不一致。
(3)不准放弃或修改研究纲领的硬核的原则──反面启发法。
(4)丰富、完善和发展研究纲领的原则──正面启发法。
拉卡托斯建立了不同于T.S.库恩,也不同于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研究纲领的成长。这就是当研究纲领与某些事实不一致时,科学家不应急于抛弃纲领,而是通过调整辅助性假设消除反常;一个新的研究纲领内部也可能是自相矛盾的,同样需要通过调整,如果调整后经验内容增加,并提高了预见性,它就是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但是任何研究纲领都会退化,如果调整后经验内容减少或不能预见新的事实,那末它就是一个退化的研究纲领。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新的进步的研究纲领不断取代陈旧的退化了的研究纲领的过程。拉卡托斯认为研究纲领的进步性是科学的划界标准。但他又认为一个研究纲领是否真正退化,人们往往只能在事后得知。
拉卡托斯力图创立一门新的更精致的科学编史学。在他看来,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他把科学史分为内部史和外部史。内部史是科学理论自身合理性发展的历史,外部史是各种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对科学发展影响的历史。他指出,内部史对科学的合理性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外部史则起影响作用。但他认为一切科学史永远都是编造实例的哲学,都是无法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科学史。
拉卡托斯成名较晚,去世过早。但他在西方科学哲学界却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和库恩等人被认为是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