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5:16:57作者:百科
[拼音]:Xinxilan xiju
[外文]:Drama of New Zealand
新西兰见诸史籍的第一次戏剧演出是1841年的圣诞节前夕,在奥克兰一家旅馆的房间里表演。1843年,新西兰第一座剧院──皇家维多利亚剧院在惠灵顿建成,随后各个主要城镇也都纷纷建起剧院。19世纪60年代,新西兰虽不断进行乡土戏剧的实验性创作和演出,但由于国内采金事业的兴起,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巡回演出剧团不断涌向这个国家,使得本国戏剧的发展受到冲击,戏剧的创作也未能摆脱外来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影的兴起和国内出现的经济萧条,使外来剧团的巡回演出逐渐减少,新西兰的业余戏剧运动应运而生,这对于推动职业戏剧的发展和乡土戏剧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新西兰的惠灵顿、奥克兰、克赖斯特彻奇和达尼丁等城市的一些较大的戏剧团体,都和英国戏剧联盟(后改为英国戏剧协会)有着密切联系。但新西兰戏剧事业的发展仍然力求保持自己的独立之势。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之间,新西兰较有影响的剧作家如M.霍奇、A.马尔根、J.A.S.科帕德和E.布雷德韦尔等仍然创作多幕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较为成功的戏剧作品都是新西兰本土的诗人以及一些非戏剧作家的创作成果,这些人包括A.柯诺、 R.A.K.梅森、 F.萨格森、J.K.巴克斯特以及移居国外的D.斯图尔特等。他们的作品大多由一些小型的实验性剧院演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一些外来巡回演出剧团如L.奥立弗和费雯丽领导的老维克剧团的刺激下,新西兰的戏剧家意识到必须致力于建设自己的国家职业剧院,以与外来的剧团抗衡。但先后出现的几座剧院都未能持久地办下去。1953年,R.克里奇和E.坎皮恩从老维克剧团学习回来,组建了新西兰剧团,除上演新西兰剧作家的作品外,还曾演出过一些外来戏剧,如萧伯纳的《圣女贞德》等。这个剧团艺术上有所成就,但因经济困难于1960年停办。1960年和1964年,新西兰先后成立了新西兰艺术顾问委员会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艺术委员会,从这以后,新西兰政府对剧院实行了津贴制。60年代,达尼丁、克赖斯特彻奇、奥克兰都成立了戏剧托拉斯经营剧团演出业务,这对推动职业剧团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其中奥克兰戏剧托拉斯所经营的剧团一直在墨丘利剧院演出,至今仍很活跃。对推动新西兰职业剧团发展起了更大作用的,应是惠灵顿的前台剧院,该院建于1964年,从半职业化逐步走向职业化,步伐稳健。这个剧院在一座仅容200个座位的汉纳剧场演出,1974年新西兰戏剧节就在这里举行,演出了B.梅森的独角戏以及J.穆萨菲亚的《牺牲者》、B.麦克尼尔的《双虎记》等剧。
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又出现3所仿照前台剧院而建的小剧院(座位均未超过250个),即克赖斯特彻奇的庭园剧院、帕默斯顿的中心剧院和达尼丁的幸运剧院,3家均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艺术委员会资助。这 3家剧院与墨丘利剧院和奥克兰新成立的戏剧公司联合成立了公共戏剧协会。值得提起的剧院还有:受波兰J.格洛托夫斯基质朴戏剧影响的阿玛莫斯剧院、接受法国戏剧影响的行动剧院以及红鼹鼠剧院、“伤怀”剧院、毛利族的“觉醒起来”剧院等等。
一些曾在惠灵顿前台剧院工作过的演员于1976年又组建了瑟卡剧院,这家剧院不属于公共戏剧协会,演员主要为广播和电视演出,同时以轮换的方式为剧院演出。成功的剧目有R.霍尔的《光阴似箭》(1976),由著名导演A.泰勒执导,演出盛况空前。霍尔是60年代以创作广播剧崭露头角的剧作家,他的成功剧作还有《中年发胖》(1977)。1982年,由4个演员组建的德雷玛迪洛剧院以崭新的姿态出现,这家剧院致力于创造一种直觉的富于天然情趣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另一特点是在演出中演员尽量同观众打成一片,强化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为了加强在广阔场地的演出效果,演出时还运用了杂技、舞蹈、摹拟表演、音乐和即兴表演等技巧。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变形记》、《在泽尔斯的一天》等。
随着文化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特别是由于澳大利亚70年代戏剧新浪潮运动的影响,新西兰于1973年建立了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艺术委员会和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资助的戏剧市场,负责推荐本国剧作家的作品,并鼓励新的创作。戏剧市场和一些职业剧团相配合,组织新剧讨论会,并从事剧本的出版工作,在1980年举行的第一次讨论会上,G.麦克吉所作的被誉为新西兰戏剧创作里程碑的《包皮的挽歌》问世。
在戏剧教育工作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有40年代的N.马什和后来的N.密勒。密勒曾建立新戏剧学校,后来又在这座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艺术委员会资助的新西兰戏剧学校。这所学校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在1974年以后,又由G.韦希主持制定了一整套两年制演员训练教程。除此之外,一些剧院也与戏剧学校配合,举办训练班,对演员进行系统的培养;一些大学也设置有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