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5:12:45作者:百科
[拼音]:Tai婔ataidepian
[外文]:Theaitetos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关于认识论问题的一篇重要对话。有严群的中译本《泰阿泰德智术之师》,196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苏格拉底和泰阿泰德讨论“什么是知识”的问题。苏格拉底说他自己并没有知识,他不过是个“接生婆”,帮助别人“生育”知识,检查所产生的是不是真知识。他反驳了泰阿泰德给知识下的 3个定义:
(1)知识就是感觉。苏格拉底将这个定义和普罗泰戈拉的学说联系起来,说明普罗泰戈拉就是从知识就是感觉的观点出发,得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结论,并且用赫拉克利特的“万物皆在流动中”的学说来解释感觉的产生、感觉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苏格拉底驳斥了这种感觉论,指出动物也有感觉,它们却不能作为万物的尺度;每个人的感觉对自己都是正确的,这样,就很难区别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所以,“知识就是感觉”的定义是错误的。
(2)知识是真判断(意见)。苏格拉底认为,人作出假判断是可能的:或者把当前的感觉对象与记忆中的对象等同起来,或者把不同的对象互易位置,因而判断的真假有时是不明了的。另一方面,如果知识是指和实际相符合的感觉,即真判断。而要成为判断,除了一个感觉外,还必须有“是”、“同”、“异”等概念将它们串联起来,这些概念不是感觉所能得到的,只有心才能认识。所以,“知识是真判断“也是错误的。
(3)知识是附有说明或解释的真判断。苏格拉底认为,说明是指用言词来表述思想,对真判断并未增加什么内容。因此,这个定义和上一个定义是同样的,不能说明什么是知识。这篇对话对“什么是知识”的问题没有作出正面的答复。
柏拉图在《斐多篇》和《国家篇》的理念论中,将感觉(意见)和知识对立起来,认为只有能认识理念的知识才是真理,感觉只能认识假象,他的认识论是“回忆说”。在《泰阿泰德篇》中,他虽然否认感觉就是知识的说法,却没有简单地否认感觉,只是认为单是感觉还不能成为知识。这种认识论和他原来的认识论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