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王守仁

更新时间:2023-02-03 04:31:14作者:百科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主要成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创立“阳明心学”;平定宁王之乱。作品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资料一

图

明代思想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一度隐居绍兴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治时进士。正德初年因反对宦官刘瑾,曾被贬谪贵州作过 4年驿丞。刘瑾伏诛后,由任庐陵知县相继升迁,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明武宗时宁王宸濠的反叛)“有功”,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于嘉靖七年,谥文成。有《王阳明全集》(或称《王文成公全书》)行世。在学术上发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和南宋陆九渊合称陆王学派,与程(程颢、程颐)朱(熹)学派(见朱熹相并立。曾被明统治者誉为“学达天人,才兼文武”的“真儒”。他的法律思想和政治思想一样,一切以挽救明代中后期社会危机、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秩序为依归。集中表现在以“存天理,灭人欲”的原则为指导,要求“行法以振威”,把镇压的矛头主要指向起义人民,同时强调要以体现为封建礼义的“良知”治心,德刑并用,宽猛兼施,做到既“破山中贼”,又“破心中贼”。

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

防“犯罪”

他认为:赏罚乃“国之大典”,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而当时“盗贼”日益增多,是由于“招抚”太滥,“招抚”太滥是由于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实行赏罚,以至于“进而效死,无爵赏之劝;退而奔逃,无诛戮之及”。象这样法令不明,赏罚不信,即使有百万的兵力,也是没有用处的。他还主张“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认为过时的奖赏,等于没有奖赏,过时的惩罚,等于没有惩罚,都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些主张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提高统治效率,以“破山中贼”。他还主张行德治教化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犯上作乱。他说:“民穷必有盗贼”,认为老百姓已经贫困不堪,还要没有休止地征敛,就等于驱使他们去作盗贼。因而有必要“罢冗员之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征,节用省费”,对灾民实行“赈济”、“免租”,使他们“不致转徙自弃而为盗”。所以,他反对“蔑道德而专法令”,主张在镇压人民起义之后,立即“建立学校,以移易风俗”,以求得久安长治。他教导下级官吏说,作县官的如果能竭尽自己的心力和聪明才智,诚心“爱民”,贯彻“抚缉教养”的方针,即使是蛮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产生“盗贼强梁”的地方,也是可以变为“礼义冠裳”的所在。他强调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即在于使用软的一手,以“破心中贼”。但这软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强调刑罚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顽梗强横,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军法,毋容纵盗,益长刁顽”。

强调执法要“情法交申”,区别对待

他反对“贪功妄杀,玉石不分”。例如处理“宸濠之乱”的反叛人员时,主张只对主犯处以极刑,至于各“从逆”的人犯,则认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则失于轻,处斩似伤于重”,不如“俯顺舆情”,判处永远充军,使“情法得以两尽”,“以存罪疑惟轻之仁”。在另外一个“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对于胁从“作乱”的人,免于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给照复业生理”。这样作既使得“奸谀知警,国宪可明”,也显示了朝廷的“仁慈”。这正是他的“绥柔流贼”策略在法律上的具体运用。此外,他还主张适用法律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在“地里遥远,政教不及”的边远地区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况下,一切“词讼差徭钱粮学校”等事务,都可以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作权宜的处置:“应申请者申请,应兴革者兴革,务在畜众安民,不必牵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则下,他已注意到运用法律的灵活性问题。

要求重视“纲纪”,整肃执法之吏,杜绝“法外之诛”

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对那些寅缘窃踞官职的豪门势家子弟的不法行为,如居心刻薄,“骚扰道路,仗势而夺功,无劳而冒赏,懈战士之心,兴边戍之怨”的情况,要大力加以整肃,特别是对“戾于法”的执法之吏,应当严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审判中,“刑曹典司狱讼”,事情“繁剧难为”。他们往往受到权贵的拂抑和牵制,以至使得依法断狱之词,“未出于口,而辱已加于身;事未解于倒悬,而机已发于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他们“不挠于理法,不罹于祸败”是很难的。这就尤其要从整肃吏治、严明赏罚入手,消除执行法律的阻碍。他还力主加强监狱管理,杜绝“法外之诛”,指出京师的“提牢厅”,是“天下之狱皆在焉”的重地,负责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对待,特别对于“桎梏之缓急,扃钥之启闭,寒暑早夜之异防,饥渴疾病之殊养”,甚至于微贱到“箕帚刀锥”、“涤垢除下”的事,无不应当认真注意,以“身亲之”。这样才能既防止“变故不测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轻弃之于死地”。他还强调,狱中囚犯的再行“犯罪”,并非全是“禁防之不密”,还有促使他们再犯的监管不当的原因。所以只有监狱里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诛”,才能避免“弊兴害作”。

资料二

图

中国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生平活动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1岁前在祖父王伦培养下成长。后随父亲王华到北京任所,一度热心骑射,继又研习兵法。18岁时在回余姚的途中拜访程朱派学者娄谅(1422~1491),娄谅向他介绍了朱熹的格物说和圣人可学而至的思想,使他很受启发。21岁中乡试,遍读朱熹著作。28岁中进士,任职于工部,后又担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正德元年(1506)武宗朱厚照继位,太监刘瑾弄权,王守仁因抗疏救援戴铣等人被刘瑾廷杖,后系狱,不久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三年时他发生重要的思想转变,以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于是背弃朱熹向外穷理的格物致知说,并在当地建立龙冈书院。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其主讲贵阳文明书院,他在此首次演讲知行合一说。刘瑾伏诛后,他历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文选清吏司员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等职,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与弟子徐爱等人讲述他的大学格物新说与知行合一说。后经徐爱记录整理,成为《传习录》,正德八年至滁州督马政,讲学规模渐大,一度强调静坐,要求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正德十一年,升任南赣佥都御史,奉命镇压赣南农民起义。在军事镇压取得成功后,强调思想统治,重视教化,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使赣南的统治秩序得到恢复。这期间他在赣县修建濂溪书院,刻印古本《大学》,印发《朱子晚年定论》、其弟子薛侃出版了《传习录》。正德十四年他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六月,他奉旨督兵讨伐宁王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仅用35日即生擒宸濠。事遂,奉敕兼巡抚江西。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了经验,提出“致良知”的学术宗旨,认为这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若信得这三字,譬之操舟得舵。

明世宗继位后,他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封新建伯。此时王守仁因遭到反对派的攻击、排挤,疏乞归省,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六年(1527)过着退隐生活。其间他续刻增订《传习录》,修建稽山书院,其弟子创建阳明书院。他的“拔本塞源论”和一系列重要书信及《传习录》下册,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弟子还为他刻印《阳明先生文录》及《居夷集》等。

嘉靖六年五月朝廷起用王守仁,镇压广西少数民族起义,得逞后,为加强思想统治,王守仁兴办南宁书院,建立思田学校,推行儒学。在他出征广西之前,录下了全面阐述他哲学思想的《大学问》。

嘉靖七年王守仁病重,上疏请求回乡养病,翌年初卒于回归途中的江西南安。

哲学思想

王守仁在许多重要观点上都与朱熹对立。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朱熹以格物为穷理,注重外界一事一物之理,要求对经典的一字一句细心理会;王守仁则认为朱熹这种方法是务外遗内、博而寡要,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以良知为评判事理的标准和解释经典的根据。他们虽然都反对佛老的虚玄和管商的功利,但王守仁认为朱熹的思想琐屑支离,不足以驳倒佛老管商。王守仁的思想与陆九渊接近。他们都在根本观点上强调心与理一,在方法上要求简易直截,但王守仁的思想并非直接继承于陆九渊。他的格物致知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不但与朱熹的思想相对立,也与陆九渊的学说不同。王守仁接受了陆九渊的心即理说,完成了一个心学体系。他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本体便是理,心外无理;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王守仁认为,心的“灵明”便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如果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低?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万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没有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离开天地万物,也就没有我的灵明。王守仁认为物就是事,譬如意在事亲,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事君便是一物。因此,物不在心外。他强调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却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取消了二者的对立,进而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王守仁心学的特点是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录”,“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天地万物皆从良知中产生。没有我的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但良知为人心之所固有。他又说,良知是“天渊”,是天地万物发育流行的根源,因此,良知又称为“太虚”。天地万物在太虚中发育流行,就是在良知中发育流行,而不在良知之外。

王守仁所谓良知,实际上是主观的道德意识,它既是是非标准,又是善恶标准,即真理和道德标准。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这种是非善恶之心人人皆有,圣愚皆同,本来圆满,原无欠缺,不须假借。圣人不会多一些,常人不会少一些,因此,人人都可成为圣人。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用自己的良知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唯一标准,故不必求之于圣人,亦不必求之于典籍,“良知便是你自家的准则,便是你的明师”。一切是非善恶,良知自会知道。它就在你的心中,如果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如果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守仁的良知说,虽是一种先验论,但它打破了圣人同凡人的界限,在客观上具有动摇儒家权威的作用。

王守仁又提出良知无善无恶的思想,认为良知是超出善恶之上的绝对至善,是超出是非之上的绝对真理。善与恶对,是与非对,这都是相对的,但良知是绝对的,因此他称之为“至善”或“无善无恶”。他晚年提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作为立言宗旨,表现了王守仁思想的内在矛盾,引起了王门后学的争论和分裂。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评价与作用

黄宗羲认为王守仁学术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始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佛老,最后归本于孔孟,建立了知行合一说。黄宗羲又将成熟以后的王守仁学问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尽去枝叶,一意本原,即以心为本除去格物致知等向外工夫,其方法是默坐澄心,收敛此心;其次是江西平定宸濠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认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故不必专以默坐澄心为目的,良知自能收敛,自能发散;最后是退隐在故乡的晚年,思想完全成熟,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

王守仁哲学力图纠正宋明以来程朱理学烦琐与僵化的流弊,他洞察到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将儒家封建道德建立在简易的哲学基础上,使人人可行。他的思想流行达 150年之久,形成了阳明学派。但王守仁忽略客观的知识,只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在道德规范的形成上,又忽略了历史条件的决定作用。他有些弟子更产生了“虚玄而荡,情识而肆”的弊病,即任性废学,一切解脱。一些学者把这些流弊视为明朝灭亡的原因。

王守仁思想中包含着某些促进思想解放的因素,为中国近代康有为和梁启超所注意,受到熊十力的推崇。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在明中叶以后传到日本,并成为显学,后来影响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思想界,对日本的革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资料三

明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余姚(今属浙江)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初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因忤刘瑾,杖阙下,谪贵州龙场驿丞。起为南京刑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迁南太仆少卿,进鸿胪寺卿,拜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了当地的农民起义。进右副都御史,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 反 叛 。因功擢为南兵部尚书,准其回里探亲,后起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出征广西,病死于北归的舟中。王守仁能看到明王朝“波颓风靡”的社会危机,亲自感受到“沉疴积萎”的种种弊病,所以他的不少诗歌对此有所表现和揭露。《立春》二首指出了“人间菜色正离仳”的痛苦现实,同时也倾吐了诗人“破屋多时空杼轴,东风无力起疮痍”的怅惘和感慨,《观傀儡次韵》则对官僚之间的勾心斗角进行了揶揄和讽刺。“处处相逢是战场,何须傀儡夜登堂”,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他也常在诗里流露出退隐山林的情绪和欲望。《舟山除夕》里感喟“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正是这种情感的反映。王守仁初从李梦阳、何景明唱和,既而弃去,能自成一体,独抒胸臆,形成秀逸自然的诗风。他的散文亦有畅达俊爽的优点。后世传诵的《瘗旅文》是作者任龙场驿丞时为客死异乡的三个陌生人写的祭文。文意凄凉,催人泪下,在对他人的同情中也寄托着身处阉党迫害下作者的内心悲愤。同是作于龙场贬所的《与毛宪副》也是著名散文,其中写作者在遭官府差人凌侮后,不屈膝,不取辱。论者有认为此文充满浩然之气。此外,散曲《归隐》,指责当时豺狼当道,冗费民膏,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力作。

有《阳明全集》及集外散曲《归隐》等。

王守仁画像

参考文章

  •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__的思知识题库
  • 王守仁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
本文标签:王守仁  WangShouren  
上一篇:草堂寺
下一篇:包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