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黄埔军校

更新时间:2023-02-03 02:24:06作者:百科

黄埔军校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亲自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市郊黄埔长洲岛上,故称黄埔军校(见彩图)。

广州黄埔军官学校旧址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期间,孙中山总结了辛亥革命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他认识到,中国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了改组国民党和创建革命军队,1923年8月,他派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期间,决定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并成立了筹备机构,任命蒋介石为筹备委员长,王柏龄、李济深等为筹备委员。不久,蒋介石借口辞职出走,筹备工作主要由廖仲恺主持完成。同年5月5日,第一期学生五百余人入学。6月16日正式开学。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检阅台上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组成校本部,隶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苏联派来数十名优秀军事干部担任教育工作,并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中国共产党选派周恩来、熊雄、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等先后到军校任职,还选派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进步青年投考入学。1924年10月,黄埔军校创设教导团。团、营、连均设党代表。教导团是党军的基础,后来的党军第一旅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26年3月,陆军军官学校和国民革命军各军办的学校合并,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归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军校改组时增设副校长,由李济深担任。随着革命的发展,先后在潮州、南宁、长沙和武汉建立了分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戎装待发,随时准备参加作战。镇压广州商团叛乱,两次东征(见国民革命军东征),镇压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和北伐战争等历次战役,都有黄埔学生参加,并建树了赫赫战功。黄埔军校还积极支持和保护当时蓬勃兴起的工农群众运动。为适应当时革命对军事人才的急需,军校将每期的教学计划定为六个月。从创办到1927年4月,共招收了六期学生。其间,有四期学生近五千人毕业。

当时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在黄埔军校内也有反映,初期集中体现在以共产党人为核心的左翼青年团体青年军人联合会同以反共学生为核心的右翼团体孙文主义学会的斗争。1926年4月后,这两个组织相继解散,但两派斗争并未止息。接着成立的黄埔同学会,由蒋介石担任会长,把持会务的则是原来孙文主义学会中的骨干分子。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4月18日黄埔军校开始“清党”,几百名共产党员被逮捕,熊雄、萧楚女等被杀害。从此,黄埔军校成为蒋介石培养其所需嫡系军官的军事学校。

参考书目
  1. 《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长城出版社,香港,1984。
  2. 《黄博军校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1985。
本文标签:黄埔军校  HuangpuJunxiao  
上一篇:托莱多,F.de
下一篇:侵犯财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