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3 02:21:58作者:百科
[拼音]:xiu qi zhi ping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语出秦汉之际的《礼记·大学》一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是对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孟子修己治人伦理思想的集中概括。
儒家从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原则出发,把社会的改造、天下的治理,最后归结为诚意、正心的道德修养,把个人的道德完善,看成是万事之本。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修心养性,培养出合乎封建道德要求的人,宗法世家中才能长幼有序,国家政权才能巩固。这样,就可以达到平定天下的目的。因此,他们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齐治平体现了封建的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结合。由于它有助于地主阶级统治秩序的稳定,受到宋代以后儒家的推崇。南宋思想家朱熹指出:“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朱文公文集》卷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