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电影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3-02-03 01:53:24作者:百科

电影心理学

依据心理学原理和范畴研究电影视像特性、电影创作与观众感受的电影理论分支,心理学与电影美学的交叉学科。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H.闵斯特贝格发表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作了运用心理学研究电影视像特性和影片创作心理层次的初次尝试。1932年,德国心理学家R.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一书从完整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出发,研究了电影影像的物理特征和电影作品的艺术特性。1940年,法国作家A.马尔罗的《电影心理学简论》一书对电影的本性及其表现手段(如蒙太奇、对话等)作了心理学的论述。随着电影艺术理论和电影创作实践的不断丰富,自40年代末期起,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电影现象的著作陆续问世。1963年,法国电影理论家J.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第一卷)问世,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广泛涉及了电影结构和形式、蒙太奇和景别、色彩和音乐诸因素的美学和心理学。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渗入电影理论领域。精神分析学的重要范畴(如无意识、前意识、镜象阶段、初始场景、浓聚、移换、观淫癖、裸露癖)进入电影理论,用以解释电影的机制、观看主体的心理活动、电影作品的创作和感受过程,从而形成现代西方电影心理学的重要方面。(见电影学、电影理论)

本文标签:电影心理学  dianyingxinlixue  
上一篇:契丹国志
下一篇:抒情性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