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胞外多聚物在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过程中的特性

更新时间:2023-02-12 02:24:10作者:百科知识库

胞外多聚物在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过程中的特性

摘要:以模拟啤酒废水为底物在IC反应器中进行厌氧污泥颗粒化培养,并对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胞外多聚物(EPS)的主要成分变化及其与细胞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此来阐述EPS对污泥颗粒化成核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好氧剩余污泥在经过56 d的培养后,平均粒径由接种时的54.72 μm增长到103.46 μm,实现了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过程;EPS蛋白质含量(PN)在颗粒化过程中逐渐由接种时的18.1 mg/g增至54.3 mg/g,而EPS多糖含量(PS)则无明显变化;此外,PN/PS与污泥平均粒径、细胞表面疏水性(RH)以及Zeta电位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7、0.9593和0.9274。由此可推测: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过程的主要作用成分为胞外蛋白质,其可以改变污泥细胞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从而在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微生物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微生物细胞表面,是细胞荚膜和细胞周围粘液物质的主要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细胞凝聚,在形成与稳定颗粒污泥中起重要作用。EPS作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污泥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有重要的影响,EPS的有机组分可以改变细菌絮体的表面特性和污泥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促进细胞间的凝聚和结构稳定。目前大多研究证明,EPS通过改变好氧颗粒污泥的细胞表面疏水性、Zeta电位等性质,从而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稳定。但是对于厌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EPS与细胞表面疏水性、Zeta电位的变化关系,以及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影响还有待研究。

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是由成核和在核基础上成熟2个过程组成,因为成核是颗粒化的起点,因此,成核过程对于颗粒化机制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过程的胞外多聚物定量分析研究,同时,分析胞外多聚物与细胞表面疏水性、Zeta电位的变化特性,从而揭示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的本质特性。

1实验部分

1.1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IC反应器高2m,直径0.1m,总体积16L。进水泵将水槽中的废水泵入循环罐,和回流出水混合,部分废水再由循环泵由反应器底部泵入反应器,循环罐中安装有一个立管,厌氧反应器的出水被收集在立管中,部分出水从立管的底部与原废水相混合,其余出水会从立管中溢流排出。产气经三相分离器后,由气体流量计测量产气量。反应器外部设有保温夹套,通过恒温水浴箱水流循环保持反应器温度在(37±1)°C。。

详情请点击下载附件:胞外多聚物在厌氧污泥颗粒化成核过程中的特性

本文标签:废水治理